2024年6月17日《内蒙古日报》5版。
张竞
坚持不懈 以科技之力护佑动物安全
“板凳要坐十年冷,烧不死的鸟是凤凰”,这是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80后总裁张竞很喜欢的一句话,也正是在这种奋斗精神的激励下,她从业多年,坚守为民初心,勇于奉献、敢于挑战困难,遇到挫折绝不放弃,取得了今日的成就。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但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企业创新发展的过程,充满着艰辛和挑战。”张竞说,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中国动保生物制品行业领军企业,始终把实现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目标,每年坚持将不低于销售收入的13%用于企业研发与技改。目前,已形成兽用疫苗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P3)和农业农村部反刍动物生物制品重点实验室三大科研平台,汇聚了大批志向远大、胸怀抱负的顶尖科研人才。坚持不懈的科技投入有了丰硕成果,2020年,张竞带领研发团队勇闯科技“无人区”,累计投入3亿元,历经艰辛,一往无前,攻克了非洲猪瘟疫苗百年难关,2023年率先报送亚单位疫苗临床评价;同时,积极构筑蛋白质疫苗平台和动物疫苗mRNA平台,并在全球率先完成动物mRNA疫苗中试和产业化车间建设。
置身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长长的展示厅,时刻能够感受到企业以科技和赤诚践行“护佑动物安全,保障人类健康”的初心使命。2017年,金宇生物入围中国上市企业500强,连续两年被业内相关杂志评为亚洲和大洋洲地区最佳动物保护公司,是国家口蹄疫疫苗、布鲁氏杆菌病疫苗、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等重大动物疫病疫苗定点生产企业。2021年以来,连续3年荣膺自治区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前三名。2023年,金宇生物成为首家入选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中国动物疫苗企业。
中国的畜牧业想要高质量发展,除了产业本身提质增效外,疫病防治也是一个重点,疫苗研制对于提高中国农牧业生产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作为一个养殖大国,要率先掌握疫苗研发和生产的领先技术,担当起‘护佑动物安全,保障人类健康’的使命。”近年来,金宇生物在全球动保行业的声誉和地位不断提升,张竞始终不忘初心,坚守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将先进的动物疫苗技术和产品惠及全球,并积极参与行业的国际标准制定,向多个周边国家提供检测、疫苗技术支持和疫苗产品。2020年,向柬埔寨捐赠超10万份牛出血性败血症疫苗。
从疫苗手工生产到自动化生产、智能制造,从全病毒疫苗到基因工程、mRNA迭代疫苗,金宇生物持续引领国内动物疫苗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攻克细胞大规模自动化培养的卡脖子技术和高倍纯化浓缩工艺,把取代大动物攻毒检验的专利技术无偿公开,每年为国家节约上亿元疫苗检验费用,并将疫苗检验期缩短2个月。多年来,在行业创新工艺技术27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市多个填补国内防疫空白的重大疫苗产品。
在梦想、热爱、责任的支撑之下,张竞将继续践行蒙古马精神,带领金宇生物深入实施科技“突围”工程,主动作为、率先突破,以强大的生物医药技术和实实在在的行动,勇担医药产业“链主”重任,推动农牧业高质量发展。(丁宁)
王彩荣
砥砺深耕 用诚实守信打造绿色矿山
从一名井下挑煤工,成长为拥有40余家子公司和近万名职工的集团“掌门人”;从最初承包一家煤矿,发展为西北地区集煤、焦、电、气、甲醇、液氨、电石、物流、石灰石、精细化工、可降解塑料、信息科技、煤矿装备销售以及相关工程技术服务等于一体的新能源、新材料、高科技产业集团,她用30多年时间缔造了广纳传奇。她就是中国妇女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自治区工商联副主席,广纳集团企业创始人、党委书记、总裁王彩荣。
王彩荣12岁那年,突遭家庭变故,辍学到鸡西矿务局井下挑煤,用孱弱稚嫩的肩膀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为年迈的祖母、身患腿疾的姐姐和幼小的弟弟撑起了一片天。
王彩荣在井下挑煤的5年,无数次挺起被煤筐压弯的腰身,无数次坚定要走出井下的决心,通过刻苦钻研,1982年,成为一名通风技术员。1990年,王彩荣在多位师傅的联名推荐下,取得了一座矿井的承包资格,开启了她的创业之旅。历尽艰辛努力,到2000年,她已承包了8个矿井和1个洗煤厂,解决了近3000名职工的就业问题。
积极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王彩荣来到内蒙古二次创业,并在2010年整合现有企业成立了内蒙古广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3年至2016年上半年间,由于煤炭市场低迷,企业运营陷入困境,王彩荣坚定提出了“不停产、不减员、不降薪、不欠薪”的承诺,毫不犹豫地将个人及亲属的房产、保险、证券等进行抵押变卖,用以支付职工工资,保障职工生活。
在企业职工眼里,王彩荣是一个心怀大爱的“大家长”。每年春节前向管理人员父母拜年并发放拜年礼金,弘扬孝道美德;春节初一至初三,王彩荣带领全家和集团领导到基层拜年,感谢职工付出;每年“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为女职工免费体检并为她们放一天假、发一份纪念品、写一封亲笔感谢信,自己出资为每位女工购买两份特病保险;每年建军节为退伍军人职工开展一次活动、送一份礼品、放一天假、买一身衣服、发一份津贴。
国以诚立心,人以诚立身。企业自创办以来,秉持“诚信赢天下”的价值观,诚信经营,积极回馈社会。在她的带领下,集团先后建成内蒙古自治区首家绿色矿山、1个国家级绿色矿山和8个自治区级绿色矿山。由王彩荣牵头制定的《乌海市矿山排土场连片治理规范》(DB1503/T 01-2018)成为了乌海市首个地方标准,研发出3种矿山生态覆绿修复方案,为实现企业绿色发展贡献了卓越力量。
目前,企业的产业规模、工艺技术、经营效益、环保指标等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成为国内优质煤基新材料行业的领军企业。广纳集团还规划了一个占地面积1.5万亩的产业园,进一步完善了现有的煤基清洁能源化工体系,努力实现产品从“一克煤到一匹布”的华丽蜕变。
饮水思源,回馈社会。几十年来,广纳集团先后在捐资助学、赈灾救灾、扶贫帮困等公益事业捐款捐物1亿多元,王彩荣先后获得全国诚信之星、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杰出创业女性标兵、全国最美家庭、草原最美慈善人、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内蒙古自治区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内蒙古好人等荣誉称号。(武峰)
刘安
初心不变 扎根林海用忠诚书写担当
他不擅言谈、为人坦诚;他兢兢业业、尽责担当;他甘于奉献、默默无闻,将炽热的青春热血洒在了平安北疆建设的征程中。他就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北部原始林区分局恩和哈达派出所教导员刘安。
守一座山,护一片林,20多年始终奋战在工作一线。他的坚守,令盗猎者无处躲藏,使盗采者梦断当场,将法律的威严深深地烙在大兴安岭上。2019年,荣获全国“最美基层民警”提名、自治区“感动北疆·最美警察”殊荣;2020年,被自治区公安厅荣记个人二等功一次;2021年获评“自治区政法系统英雄模范”“北疆楷模”、内蒙古自治区“十佳法治人物”“平安中国建设先进个人”;2022年获评“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恩和哈达派出所是中国最北端的森林公安派出所,依法承担着保卫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的重要职责,辖区面积50万公顷,有142公里边境线,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既是原始林区,又是边境要塞。这里极端最低气温零下58℃,全年有9个月是冬天,无水、无电、无常住人口。
1999年,刘安被选调到恩和哈达派出所工作,孤独,是刘安初到恩和哈达派出所最大的感受。这里人迹罕至,日夜陪伴民警们的只有沙沙的树叶声和鸟兽虫鸣。为了打破内心的煎熬,他以派出所为家,足迹踏遍了辖区的每一个角落,20多年来,辖区内的每一片山林、每一处沟壑都了然于心。在同事的眼中,刘安从不抱怨工作苦累,从不提及生活艰辛,在大家心里他已经与恩和哈达融为一体。
心中有责不懈怠,心中有民不忘本。刘安的坚守,源于他对工作的担当精神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不变。“我的工作,犹如坚守无人区,唯有以蒙古马精神激励自己,怀抱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韧劲,才能守护好这片净土,守卫好万里林海的平安,做‘两个屏障’的忠诚卫士,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刘安说。
2011年6月,呼伦贝尔北部原始林区发生森林火灾。刘安和同事前往火场开展火因调查工作。森林里的火场即使已经熄灭,热浪和温度也无法想象。十多个小时的现场勘查结束时,同事突然低声说有点困,双腿一弯倒了下来。他明白这是典型的中暑休克症状,一旦在森林里昏睡,会有生命危险。当时的刘安也头晕恶心、体力不支,但他果断扔掉随身行囊拽起同事,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终于回到了营地,将同事从死亡线上拖了回来。
长期在基层工作,刘安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由于业务精、能力强,经常被领导委以重任,参加执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2011年,他被抽调至“12·08”专案特别行动小组,冒着零下50度的极寒,在冰天雪地的原始森林连续工作9个昼夜,一举抓获所有犯罪嫌疑人,为成功破获“12·08”专案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9年至2008年,是原始林区采金高发时段,刘安始终挺身在前,冲锋一线,亲手打击处理了多名违法犯罪分子,断了盗采者的发财梦。面对利诱、威胁与潜在的凶险,刘安总是淡淡一笑。他知道,义高于利、公大于私、法不容情,在这场战斗中,他以恪尽职守的责任担当,守住了共产党员的廉洁底线。面对考验,他是勇者,永不后退。(郭成)
巴特尔
不辱使命 藏蓝身影逆火前行保平安
17岁踏入军营,17载扎根基层,17载水火考验,17载初心不改,用担当和奉献战斗在灭火一线,他就是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南二环路消防救援站站长巴特尔。
1990年出生的巴特尔,生长在一个英雄之家。奶奶是“感动草原·十杰母亲”,母亲是为国争光的全国柔道冠军,父亲是一名消防烈士,忠贞为民的英雄品格犹如红色的种子,植根在巴特尔心底。
2007年12月,已被哈尔滨体育学院录取的巴特尔放弃了学业从军报国,圆父亲未完的梦想。作为消防烈士的后代,巴特尔本有机会被分配到条件好的机关工作,但他却选择了任务繁重、条件艰苦、风险高危的基层中队。他在入党志愿书中这样写到:“我一直很敬佩我的父亲,父亲的英勇事迹,感染了我、鼓励了我、鞭策了我。我会延续父亲的遗愿,争做像父亲那样不怕牺牲、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英雄,时刻准备着,把自己的满腔热血奉献给伟大的祖国、人民和消防事业。”
巴特尔是队友们眼中刚强无畏的救援勇士,无论在哪个现场,他总是说:“兄弟们靠后,我先上!”2018年2月7日,呼和浩特市阜丰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葡萄糖厂房发生火灾。在救援现场,担任指挥员的巴特尔弯曲着身体往前挪动,在黑烟与热浪中寻找着起火点。一条被大火炙烤的狭窄铁质长廊出现在面前,而长廊的斜前方正是火源。巴特尔迅速拿起水枪对铁廊降温,随后顺着铁廊向前爬去。上方不时有铁片砸落,支撑厂房的铁柱随时可能断裂。可巴特尔并不畏惧,找准角度后,巴特尔像铁人一样用胸口死死压住水枪,对着火点猛攻……队员们几次想把他替换下来,但他没有丝毫怯意,坚决不下火线。经过6个多小时的鏖战,最终成功将大火扑灭。
2009年8月5日,赤峰制药公司发生液氨运输车泄漏事故。巴特尔主动请战,毫不犹豫冲进事故现场搜寻被困人员。当发现3名工人无力逃生时,他立即为被困人员戴上空气呼吸器,将他们转移到安全地带。在这次灭火救援行动中,他和队友共救出遇险群众170余人,疏散6480余人。任务出色完成了,巴特尔却因氨气中毒昏迷了。
巴特尔不仅是作风顽强的业务能手,更是善于创新的“发明专家”。他结合实战首创的“水带卷盘机”已获得国家专利,独立研发的“内攻灭火3人班组战法”“狭小空间破拆搜救技术”在支队广泛推广运用。牵头研发的灭火救援调度指挥手机APP、远程音视频红外线热成像综合侦检头盔系统,破解了多项灭火救援难题。他写的20余本厚厚的“火场日记”,成为支队开展战例研讨和复盘推演的“工具书”。
入职以来,巴特尔共经历了4800余次消防救援的生死考验,解救疏散被困群众8000余名,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获得“北疆楷模”“自治区五一劳动奖章”“全国119消防先进个人”“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诸多荣誉;2022年6月,光荣当选内蒙古自治区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
巴特尔将青春献给了消防事业,用热血守护着人民群众,他是消防员的榜样,也是消防员的代表。(贾桂梨)
主办单位: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内蒙古自治区监察委员会
地 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北街青城巷1号
备案号:蒙 ICP备 18002681号 邮政编码:010015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纪律检查委员会 内蒙古自治区监察委员会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